[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]欧美冶炼企业正深陷扩张困境,居高不下的电力成本,加上与科技巨头对电力资源的激烈争夺,成为行业前行的“绊脚石”。
近年来,美欧虽大力投资金属冶炼、加工和开采项目,但企业高管称,仍需更多支持才能盈利。在美国,硅谷科技公司为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,不惜高价抢购电力合同,推高电价。铝业巨头挪威海德鲁首席财务官表示,电力成本占铝冶炼成本约三分之一,科技巨头出价远超传统铝业等冶炼行业。
数据显示,冶炼厂长期合同电价约每兆瓦时40美元,而科技公司电力协议价格常达每兆瓦时100美元甚至更高。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预计美国电价将持续上涨,市场研究机构CRU也认为数据中心激增将加剧输电能力争夺,进一步推高电价。目前美国电价虽低于欧洲,但去年平均电价几乎是加拿大两倍,也高于挪威。
锌铅冶炼公司Nyrstar首席执行官称,许多西方冶炼厂仅能勉强维持运营,新建冶炼厂需政府资助。Nyrstar计划扩建美国工厂,但若无政府支持项目难盈利,其在澳大利亚的铅冶炼厂就处于亏损状态。
当下,美国政府正与相关企业就新建铝冶炼厂激励措施谈判,阿联酋环球铝业公司表示,项目前提是获得有竞争力的长期电力供应及政府财政支持。欧美冶炼业未来走向,值得持续关注。(陈十一)
同创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